班 苓:时代的审美气息要有地域文化特征

来源:中安书画网 2019-10-10 14:20 作者:朱春玲 丁健 杨雪




编者按:班苓,女,安徽巢湖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版画院研究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得中国版协颁发的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版画功劳杯奖”荣誉,以及中国文联颁发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安徽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四个一批”拨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安书画:班苓老师,您好。您获得过中国美协颁发的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版画功劳杯”奖,中国文联颁发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请问您是怎么走上版画创作道路的?

  班苓:我是1972年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美术系后,方初识国画、油画、版画的,专业是版画。毕业创作是表现农村生活的黑白木刻作品。毕业后有幸进入合肥市文化局的创研室和画院。

     我所进行的创作,还是选择版画这一形式来表现。为什么呢?——是中央美院伍必端教授的《列宁与中国志愿军战士》的黑白木刻,深深地打动了我,引领我坚定走上创作版画之路。我29岁时,将自己下放农村的生活体会,通过农村女孩用手中的粉笔在墙上涂鸦,表现她对生活的希望、热爱和憧憬,一个稚气而阳光的女孩跃然纸上。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七届版画展,并有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进行报道。这对于才进入创作工作的我,是莫大的鼓励,也更加坚定了我坚持版画创作的信心。

 

  班苓《黄山松》木刻作品

  中安书画:1931年鲁迅先生倡导新兴木刻版画,将版画作为思想的艺术载体,关注社会和生活。您用笔刀精心刻画的《黄山松》《清荷》《小溪之春》《渔归》《晾》《十二生肖》等,分别用木刻和水印技法创作了山水、花卉、写意人物和动物题材,通过视觉艺术给人思想上的震撼。请谈谈您是基于什么样感受进行创作的?

  班苓:这个时期应该跨度很长,我从学校毕业出来以后,也就是70年代到现在,有四十多年了。这个时间内,我的创作可分三个阶段。

 

  班苓《妞妞》黑白版画1981年

  第一个阶段,是现实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创作。这个时期主要有《妞妞》等一些黑白版画,这些作品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淳朴的生活、清丽的水乡和敦厚的乡民,给我心灵留下的烙印,以黑白版画技法为主的一批写实题材作品。

 

  班苓《清荷》木版水印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八十年代初,像《小溪之春》《清荷》《野香流韵》,以及到90年代的《黄山松》《十二生肖》等。这个时期,创作的灵感还是与生活和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阶段的初期,表现的是大自然给予自己心灵冲击的感受。80年代85新潮时期,国外的艺术思潮涌到国内。这个期间我正好到中央美院进修了两次。通过两次进修学习,我对版画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进行了梳理,对版画的品种和版画的技法,特别是对木刻版画、水印版画创作的形式和技法有了了解。逐步认识到除了写实主义的现实创作,还有多种手法,可以是抽象的,观念性的,或者是写意性的。我这个时期的作品基本上以形象为主,比较写意。主要是基于生活给予自己的启发而创作。

 

  班苓《小溪之春》水印木刻

  第三阶段,应该说是从97、98年开始,创作了《十二生肖》《晾》《赣南日记》,包括近年创作的《算盘与〈算法统宗〉》。这个时期的作品,我就感觉到我们要有传承,要有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所以那时候,我开始有意的从中国画和文人画里面吸取一些传统的精神气息,同时对民间艺术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十二生肖》《晾》就是借鉴民间的木刻版画和陶瓷、剪纸等民间艺术,我在创作时画面吸收了很多传统元素,而且还写了一篇有三、四千字的感受文章。民间艺术也有创新传承的问题,解决了创新,画面有了新的血脉,时代感就自然有了。

  班苓《晾》

  再者,徽派版画艺术是我们前辈们奠定的基础。我们在他们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后而创作出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对艺术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感觉到老一辈版画艺术的成就,是一块很好的文化沃土。所以这个期间我就注重对徽派文化、徽派版画的研究和了解,尝试创作了《算盘与〈算法统宗〉》这张画。三个阶段时期的作品总结到一点,我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要有时代的内容,有时代的印记。脱离这个时代,作品就没有生命,没有它的活力了。艺术要发展,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文化语言和血脉筋骨,你才能会有发展。无论你是写实的,写意的,还是观念的、抽象的,或者是装饰艺术等等,都离不开有感而发,让艺术诠释你的艺术观点。

  班苓《兔》

  德国油画家瓦尔德说,艺术从艺术中产生,它是一种方式。我们的理解是,你不要排斥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给予你的感受,你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再发展呢?不是叫你从巨人身上拿来她的作品,而是你从中受到启发,精准的吸收创作中所需要的艺术元素。所以创作的冲动,源于艺术作品给你的感染力,生活和自然界给你的感受,让你有感而发。

  中国美协组织的《中国新徽派版画展》赴法时,班苓和著名画家朱德群先生在作品前交谈

  中安书画:您和陈伟忠先生历时5年创作的版画《算盘与〈算法统宗〉》,是中宣部批准实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画面表现了历史人物和算盘之间的关系,作品多样化的艺术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线刻风格。请您诠释作品蕴藏的版画语言。

  班苓:《算盘与〈算法统宗〉》,是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创作这个题材,就是把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通过视觉形象来展示给大家,让观众了解我们5000年的文化历史,以及它所沉淀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创作上,我们首先就要考虑到它的文化性、历史性、真实性,还有它的艺术性。

 

  班苓 陈伟忠《算盘与算法统宗》 360cm×180cm    2016年

  算盘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计算工具,而明朝徽州人程大位编纂的《新编算法统宗大全》,让家乡人引以为豪,人人传诵,甚至流传到日本、东南亚、美国。现在计算机的发展都是根据程大位以及几代人传承下来的算盘口诀,进行梳理以后编写的程序。这是我们安徽人的骄傲,能够创作这样一幅历史美术作品,我作为安徽籍画家也是使命担当。

  算盘的雏形,实际上隋朝时就已经有了,那时候叫筹算。创作时,我们就要考虑到算盘与《算法统宗》的演绎和发展过程。我们要在有限的画面中讲故事,把算盘的发展历程,算盘在人们生活中,在社会环境里发挥的运算作用,用人物画面的组合以趣味性的艺术语言和现代的一些构成方式,进行概叙。

 

  《算盘与算法统宗》局部

  创作伊始,我就考虑以徽派版画的线条表现为基础,吸收文人画的静穆和国画的色彩,以及国画水墨的渲染韵味与色彩的关系,我把画面处理的比较高雅一点,跟我吸收民间版画的大俗大雅的色彩差距就拉开了。

  草图创作初期,我们釆用打散构成的视觉画面,或局部或取算盘的框、梁、算珠呈现,虽形成了某些形式感,满足了构图的需要,结果弱化了算盘的造型,失去了算盘这一主体形象。与专家会商,几经修改,最后采用从研习、教授珠算的场景中推出一张完整算盘的造型,同时用写意的诗性语言,将算盘造型无限放大作为背景,展现在画面提供的历史时空里聚合、分离、凝结、消隐,动静之间对算盘与人物的创作也起到互补、互衬关系。

 

  《算盘与算法统宗》局部

  对古徽派版画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始终的追求。在创作《算盘与算法统宗》的过程中,我们也将不断的探索贯穿于创作之中,这也是难以割舍的地域文化优势和画家的情愫使然。我们采用水印版画这种表现方式,为探寻绘画性的现代精神与语言,形成具有当代图形特征,又有意味的线面形式。借鉴传统绘画语素,以轮廓线描为基本造型,在画面中以线为主的叙亊鋪陈手法,精雕细镂的线刻,既保持了古代徽派版画婉约秀丽的风格,又因为人物具有写实造型的特征,拉近了传统水印木刻与现实视觉体验的表达距离。在用线上,则大胆追求单纯、质朴、纯净、素雅,浓淡和肥瘦不同的线,相互交错,组成不同的明度和色相的面,使整幅画表现了线世界的韵律感和水印版画的美感,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线刻风格,也蕴藏了作品独特的版画语言,初步探索和尝试了对中国传统版画元素和现代图象特征等形式的传承和创新。

  中安书画:请问美术作品的主题性创作和画家的艺术个性有冲突吗?

  班苓:我觉得不应该有冲突。一个成熟的画家,他选择了这个题材,就考虑到他的表现手段,而且这种表现手段是否能完成,心里是有数的。应该说,创作主题和他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表现手法,包括技法是完整的一个整体。我觉得无论是小品画(版画也有小品),还是重大题材的创作,都要有思想。

  这个思想并不是像我们简简单单的口号式的那种思想,思想是包罗万象的,有感而发的,就是某一种东西能触动你的艺术灵感,你思想里产生了这种共鸣的东西。喜怒哀乐,这都是思想,就看你怎么去表现。只有这样的东西,它才能够吸引你。实际上像克利、马蒂斯,还有毕加索等作品很多都是小品,甚至就是一个头像。但是仔细看的话,你感觉它里面有一种艺术上的趣味,艺术上的一种想法,尽管它变形,尽管它抽象,就那几块颜色,都有一种思想内涵,表现力和艺术冲击力是让人震撼的。

 

  班苓先生与韩国的版画家们一起交流

  中安书画:安徽是版画大省,以赖少其、郑震、师松龄、林之耀、陶天月等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奠定了新徽派版画作品走在全国前沿的基础。近年来,受市场、画种等因素影响,版画队伍规模缩减。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班苓:我感觉不光是版画,国画、油画也都受到影响。这几年版画特别明显。中国美协原主席靳尚谊先生就觉得版画是美术作品中与国际社会接轨最早,最直接、最有影响的画种。

  版画的出现,是跟印制、印刷有着密切的关系。敦煌发现盛唐时期的《金刚经》是最早的版画,这张版画就非常成熟。它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是作为佛教的说明图样。我们徽派版画也是作为小说、戏曲曲目里面的插图出现的,应该说我们四大名著的插图,都是徽派古版画,它跟印刷很有关系。早期就是黑白,发展得再好一点就有套色。把古版画朝前推进有了颜色的,是明朝画家和商家胡正言,也是我们安徽人。但是他后来在南京发展,期间刻制印刷的《十竹斋便笺》《十竹斋画谱》,首创了套色版画,同时创新了“拱花”印制法。在它的影响下,苏州桃花坞成立了“刻印社”,影响较大并传到日本,催生了浮世绘版画,继尔影响到欧洲绘画。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有了石版画、铜版画和丝网版画,再传到国内。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提出来新兴木刻版画,要版画家独立来进行创作,介绍了珂勒惠支等国外的著名版画家,那么就让我们的版画有了一个新的定位。

 

  2005年,在香港举办“安徽香港版画交流展”时,班苓现场介绍水印版画的印制技法。

  解放战争时期,木刻版画如李桦的《呐喊》、古原的作品等,作为独立艺术的形式出现,发挥了宣传战斗的号召作用。为了顺应版画发展的趋势,我们国内以院校为主成立了版画联盟,就是把在国际上都认可的摄影版画、电脑版画、还有喷绘版画,都归类为版画。但是我们有很大一部分的群体对这种认知还持不同的意见。

 

  班苓先生在创作

  安徽版画应该说还是后继有人,既有60-70岁左右的资深版画家,也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版画家,他们经验丰富,创作的热情也很高。那么40岁以下的,特别是二三十岁,这批年轻人主要是在院校里。我看过他们举办的展览,作品艺术性都还不错,有些新意。

  我们安徽的版画,因为种种原因也受了一些影响。首先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文艺创作的思路有很多种。年轻人有时候在这些方面把握的不是很明确。当然独立性的创作是需要时间磨练的。

  安徽版画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没有一所院校开办版画专业。创作队伍主要来源于社会各个行业,这就造成了缺少科班教育的基础。现在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安庆大学艺术学院开办了版画专业,这批学生还要到明年才能毕业。但是我看到现在这些年轻人劲头还是蛮大!对于国家办的全国性版画方面的展览,包括省内的展览,他们都踊跃投稿。我觉得还是可喜的,是一支生机勃勃的版画队伍,精神面貌丰富。版画的语言有独特性和多样性,是需要创造者用时间和文化来沉淀。它把有形的色彩可以抽象,抽象的色彩也可以有形。你在这种转换之中,找出非常简练和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现它。但是这种简洁明了的语言是要反复琢磨的,形成你自己文化特点的语言。

 

  班苓《野香流韵》木版水印

  中安书画:您是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请问全国版画界的创作面貌是怎样的现状?版画艺术的推广有没有渠道支持?

  班苓:我感觉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的有甘肃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说实话,现在的版画家如果用自己的作品解决资金来源支撑创作,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如果由政府出面支持,那就大不一样。这两年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都纷纷做版画的展览和推广。无论外面世界多精彩,版画家们仍然能够淡定安心进行自己的创作。版画这块阵地比较注重学术。如果有兴趣的话,你现在投资收藏版画,若干年以后,当艺术市场预热了是肯定能升值的。

  我最近正在参加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国企)组织的文化活动。他们组织全国80位著名作家,80位著名版画家对接做藏书票。比如说著名作家出版的书籍,我为你做书票并印制50张,50张全归出版集团。出版集团买断了藏书票。但是80人投资下来,也是近百万了,所以你要有这个财力。我是为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做的藏书票。

 

   班苓藏书票作品

  去年江苏省委宣传部下面的一个文投公司,跟全国部分版画家合作,搞了两个品牌的展览。展标分别为“青春飞扬”和“桃花盛开”,我是两个展览的评委。“青春飞扬”已经举办了两期,今年9月份我们在南京对第三期展览作品进行评选。组委会选择国内30位青年画家,评委观看投影作品现场投票,很严格、很公平。获奖的作品主办单位收藏,其余的可能就不一定收藏,费用也还不低。组委会邀请30位青年画家参加画展的开幕式,并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

  如果说我们的版画要走出国门,也只有在传统的水印版画上做文章。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但是很多老百姓不知道,他对这种艺术品也不一定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和宣传。

 

  2012年,班苓在大凉山采风写生

  中安书画:请问您对国内版画的创作,是什么样的愿景?

  班苓:笔墨要有时代的烙印。翻看我们老祖宗的画,你就能看到唐、宋、元、明每个朝代的文化特征明显,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创作风貌,有那种时代的美学特征和文化气息,像宋朝的作品就是以大气、简明,纯粹而立于历史舞台。

  唐、宋、元、明、清是以朝代的风格特点流传于世的,这就是文化的印痕,就是那个时代整个社会和生活状态,给予个人的审美体会。所以我的感觉创作还是要紧贴地气,明白自己的取舍。有时候外来的文化元素比较多,年轻人容易受到影响。当然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你要明白,作为一个文化人,一定要有你自己的文化,哪怕是你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性的文化要有痕迹在作品里,否则你就是没有根。没有根你怎么能牢固呢?

 

  班苓《甘南日记》版画130cmX83cm 2012年

  目前,我们版画的发展态势还是不错的。首先要有人才,现在有很大一批年轻人。像今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版画展,我们收到三、四千件投稿。初选稿件有670多幅,最后定稿有340件。所以这个队伍很庞大,当然有的能坚持下来,成为艺术家,成为画家;有的可能改行做别的,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国家这么大,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他要走的路。(访谈策划 朱春玲 记者 朱春玲 丁健 杨雪 )

 

编辑:丁健

投稿邮箱:15255196177@163.com 联系电话:0551-65175218

中安书画网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备案号:皖B2-20080023-21

中安书画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