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力丨墨竹画家张明全和他的墨竹画

来源:中安书画网 2022-09-30 16:13 作者:檀力

     竹,它虽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四季青翠,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

  古往今来,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艺术家们推崇的楷模。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青青翠竹,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竹画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十年一枝竹,万里寻其踪,留下丹青色,深藏身与名”。在美丽的庐城合肥,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十分爱竹,利用手中的健笔,点染丹青,笔走风雷,将竹的万千姿态与高风亮节跃然纸上,成为一著名“墨竹画家”。

  他,就是张明全。

  张明全是因何与竹结缘的?

  1957年寒冬,张明全出生在江苏常州。常州盛产竹子,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爱种竹、画墨竹。尽管他两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安徽蚌埠,但常州人固有的爱竹情怀却流淌进了他的血脉里,根在他的生命里。

  上小学的时候,就爱画画书本上只要有空白的地方都被画得满满的。到中学的时候,正好是文革鼎盛时期,他天天跟在美术老师后面学素描、班主任经常批评他不务正业,后来绘画天赋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如果这样一直画下去,或许张明全在绘画上会有惊人的成就出现,遗憾的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被下放到和县乌江镇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因为会画画,一到农村后,他就投入到写字画画等宣传活动。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取美专。在学校里,除了正常的科目外,张明全选科时选了水彩、水粉、版画等西画专业。虽然短短三年时间,但注重以写实、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空间感和色彩效果的传统西画,使张明全体悟到了西方艺术从美学思辨到哲理思辨的转变。

  在当今中国画家中大都有一专多能的才气,既善人物、山水和花鸟画,同时又以独擅某一专门题材名世,近代画坛大师齐白石、悲鸿皆为绘画领域的典范之辈,齐白石以画虾,徐悲鸿以画马名天下。张明全不仅能画山水和花鸟,更以专画墨竹子名著一方。

  画家入画门大致途径不外乎上美术院校接受规范而系统的美术教育,因学画者众,这个高门一般不易挤进,更多的是靠自学。在学院学习接受综合性艺术素质培养,既学画史画论,又习画理画法,学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艺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学院教育的经典规范往往会约束着学生的思想放飞,作画苛求理与法。而自学者多从自身喜好选择,始于临学先贤名迹,可博采众家之长,无拘无束,尽情挥洒自由自在,所以自学成才的画家与学院出身的画家各具长短处,但他们共同组成画坛的主力,张明全兼而得之,是先由自学尔后入学院深造登上画坛的画家,深具综合修养。

  张明全出生在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家庭,父亲小时念过私塾,解放后在国家治淮委工作,还善写楷书,画花鸟画,他自幼就受到父亲的从艺影响。他成长发展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张明全成长的艺术道路上他既虔诚的接受绘画传统,又注入现代人的观念和审美情趣。

  几千年来经过历代书画家们的智慧才能的创造,沿袭和传承下来丰厚的经典画理和画法是后代入画行的画家不可逾越的,学画者应首先立足于对传统经典的继承,然后才有可能开今日之创新。中国绘画传统的经典画法丰富多样,被清代一位叫王柴(1645-1710)的画家条理浓缩在一部叫《芥子园画谱》中,这是一部借金陵名士李渔的芥子园别墅之名编绘的多科画谱,它成为后世学画入门的必学楷范。

  张明全钟爱书画,工作后他始终坚持美术创作。2003年由西画转入中国画花鸟,主攻墨竹。笔下墨竹在吸取古代文同、郑板桥、石涛及现代名家启功、董寿平画墨竹大师技法基础上,不断研修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很用心地学习董寿平老师的画法,后来逐渐悟到太似老师画法和审美效果将失掉自己的艺术个性,转而感悟学习老师的艺术精神,开始领悟到老师写意的成就是他的书法底蕴深厚所致,这对张明全的启发很大,他从此转而重视研习书法、加强书法功力的修炼。

  中国的书与画,从它的发生开始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原生的汉字就是象形画,写时亦是画,后人谓之书画同源。文字本身就具有人际交流的功能符号,尔后进化为抽象的大篆,在始皇赢政的“书同文”令下,丞相李斯结六国古文,进行增删修改,又经始皇厘定为小篆;后又经程邈删繁就简,制创新体,便于流行于下层官吏,故谓之为隶书。从此书法完全脱离象形指事的初级状态,成为定型的有系统符号化的文字,到东汉时已形成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魏晋时文人制世、文人书画始兴,书写文字由实用交流升华为书写抒发情感,也渐成为画家塑造艺术形象语言的基本功。画家将书法引入画法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刘宋时的著名画家陆探微的“秀骨清像”,造型线中就吸收了东汉张芝的草书体。南朝梁画家张僧繇创造的“张家梓"画法中就吸收了晋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说的“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需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就是说画中用笔要求力度。从此以后历代善画者必工书,这已成为文人画家的艺术根本语言修炼功力的规矩,所以历代大画家皆为大书家。

  张明全学画时同时研习书法,既临碑又习帖。美院美术教育中对书法与画法关系的重视,学习中国传统绘画、重视临习古代书画名迹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认识到书法功力对写意竹画的重要意义。潜心临习邓石如篆书,重师《石门颂》、帖学赵孟頻等,这就奠定了他的写意竹画的笔墨基础,由此走进他的写意竹画创作领域。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向重视画家的人格修养,素有人品高,画品亦高,所以画家的人品修练与画品的提升密不可分,同等重要。在张明全的发展道路上有多位书画家对他有深刻的示范影响,并从他们那里学到的首先是做人,其次是治艺。他们的真诚、善良、厚道、孝道、助人,从艺的勤奋刻苦、求静独树一帜成为他的楷模,这使他在人品和艺品都获得了提升修练,人道和书道,奠定了他的竹画道品格。

  我们民族绘画的精神基础是“天人合一”,又决定了画家选择题材的思想意义。庄子说过我与万物同生为一,画家把客观的自然物性赋予了人性和我性,借物的象征寓意性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美学理想和思想感情。苏东坡画一石一竹,喻自己有骨气和气节。在画家的心目中和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物以抒我情意,笔下所作艺术形象皆为物。人与我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形象中深涵画家的情和意,所以中国画中的艺术形象,赏心悦目又启迪思想感情。张明全的竹画所选择的主要题材虽然是古今画家常画的竹类,但他从司空见惯的现实竹和画中竹中发现特有的美,创造特有的图式和笔墨色审美效果,他运用竹的挺拔穿插变化书写自己自由放达的思想感情,以浓密、聚散有致、影显有别,具象杂抽象的造型,点写竹布势于咫尺画幅之中,在空白无限的背景衬托下,博大、深远、灵动的竹叶摆动。绿色的片叶发出的芳香醉人,画中充溢情意和香气,这是时代的景象,向上的生命律动。画家以不同的书体笔法书写形象,点叶如坠石,竹竿时而狂草,时而行、时而楷,出枝时而篆时而隶,他的书法在画法中得到尽情的施展。擅画的鸟类置于其中,倍增佳境,充满活力气氛,营造出原生态的生命磁场,吸引观赏者,散发出袭人的翠绿气氛。

  张明全虽以竹著名一方,他的山水也是别具一格,多写目中真景、心中真情,笔墨随情随意而远,自由活泼,充满中年画家的朝气。在张明全的画中平和安宁,无论山水花鸟画都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就如同西方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所说的:安乐椅式的艺术。

 

                              

       画家介绍:张明全,男,1957年生,江苏常州人,斋号雨竹斋,年轻时以西画创作为主,后转入国画创作。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画展并获奖,其中在国家建材局主办的书画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安徽省建材局书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曾给《合肥晚报》提供版画插图,并在《安徽工人报》等省市报刊发表过作品多篇。墨竹作品2020年由安徽省委宣宣传部主办的《今日安徽》杂志第二期以中英文专版推介。

编辑:陈烨秋

投稿邮箱:15255196177@163.com 联系电话:0551-65175218

中安书画网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备案号:皖B2-20080023-21

中安书画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