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淡冶而如笑——赏郭熙《早春图》

来源:中国书画报 2021-05-17 14:47 作者:支英琦

  春日里看山,我最喜欢“山色空蒙雨亦奇”,四处薄雾轻笼、空明净洁,远山近水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勃勃生机。

  看郭熙的《春山图》(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绢本,水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就仿佛置身其中。

  是早春,不是仲春或暮春,所以画面之上不见“千里莺啼绿映红”,而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严冬刚刚过去,地气正在上升,山川里春霭朦胧。树木虽然还是枯枝倒悬,但初萌的嫩芽已是生趣盎然。画幅上部,只见大山嵯峨连绵起伏,山峰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在云雾蒸腾之中更添了几分奇崛突兀。画幅中段,怪石林立、古木参差之间,层楼高阁隐约可见,远远望去,宛如天上蜃景。而顺着山石岩缝倾泻而下的那条溪流,一波三折,静下心来,仿佛就能听到溪水融化薄冰的淙淙清音……多么令人神怡的景致!虽然乍暖还寒,但春光已悄悄降临人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回家春耕的好时候。画幅下端,左边汀岸泊着一只小船,从渡船上下来的乡人肩挑着担子,他的妻子则左牵右抱着两个孺子;夫妻二人有说有笑,正喜逐颜开地往家走,前面还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右边的水岸亦画有一渔者正欲舍舟登岸。而山径栈道上,也可看到村人行走往来……

  《早春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珍宝之一,也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经典之作。出身布衣的郭熙,好道学,喜游历,善绘事,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能画出“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深受宋神宗赏识,后升迁翰林待诏直长,成为北宋宫廷画院的重要成员。

  看看郭熙的“卷云皴”:一样的笔,一样的墨,郭熙皴出的山少了峥嵘和嶙峋,多了柔和、弯曲和盘卷,让那些冰冷坚硬的石头也是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至于那些“蟹爪”一样的树枝,招摇御风,仿佛要抓住一掠而过的绿意。我想,作为画家的郭熙一定经常独自行走在大山里,否则,那些刚刚从冬寒中复苏的山石的面孔、从蛰伏中醒来的山林的气息,他如何看得见、感受得到呢?

  画面上,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乾隆皇帝即兴一题,倒是点出了画中那种大气流动的感觉,而这种清润浑厚之气与郭熙的心境应有相通之处的。此图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正是王安石施行变法后的第四个年头,而此图描绘了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的深山景象:溪流淙淙,潭水澄静,渔夫樵子意态欣然……画家本人的内心一定满含着对国家复兴的期待,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洋溢着喜悦的情绪。

  郭熙对山水画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当时的山水画已经高度成熟,郭熙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山水画的社会意义,画家的人身修养,山水画的立意、技法、命题、画格等做了精辟的阐述。他提出山水是活的,“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在论及山水画家的个人修养时,他主张对传统“兼收并览,广议博考”,同时强调“身即山川而取之”“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以此感受四时之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他认为画家作画须将身心融入山水之中,即使是看山水画也必须“以林泉之心临之”。这正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平淡天真”的理想境界。

  郭熙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论,把山水画的取景分为“高远”“深远”“平远”三个概念,影响至今。而《早春图》的构图就是“三远法”理论的充分证明:从水边山石到远方山峰自下而上的“高远”;从前山望后山,茫茫无垠的“深远”;从近山望远山,恬淡缥缈的“平远”。远近高低,浓淡相宜,把巍然神秀、清润灵动的远山近水巧手一挥,即跃然纸上。

  看着眼前的画,恍惚间就想抬脚沿着那条山径,走进“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郭熙山水,或干脆就做了画中的渔樵,淡然寒暑,怡然自得,倒也不错。

编辑:陈烨秋

投稿邮箱:15255196177@163.com 联系电话:0551-65175218

中安书画网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备案号:皖B2-20080023-21

中安书画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