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根斌谈新徽派版画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中安书画网 2017-07-06 11:12 作者:

点击浏览下一页

自从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创造了印刷术,文化传播力空前提高。具有民族风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雕版画,也开始萌芽和成长起来,以至于发展成为中国美术领域独树一帜的版画艺术,在祖国的文化宝库熠熠生辉,对丰富祖国美术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中国古代版画史上,明末万历年间,徽派版画取得光辉成就,开创了古代版画史的黄金期,成为我国优秀艺术遗产的一部分。徽派版画源于刻书,起于南宋,盛于明中叶,至清初渐衰微。明万历年间徽州版画最盛,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为徽派版画鼎盛时期。它由兴起、鼎盛、创新、传播,逐渐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画体系。

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是“新徽派版画”诞生、发展的准备期。五十年内,新兴版画获得飞跃的发展,其中安徽版画家的成就较为突出,他们继承了古代徽派木刻的优良传统,并努力予以革新,融入时代色彩和地方特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徽派版画。这些作品广泛地反映江淮地区人民的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和大自然的风貌,充溢着人民的新思想、美好愿望和真挚的感情,成为当代版画艺术园地中别具风格的鲜艳花朵。安徽版画家的成就突出,他们继承古代徽派版画的优点,发扬新兴版画的革命传统,为创造新徽派版画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安徽版画创作不仅在全国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版画家们也能自觉地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赖少其、师松龄、郑震等为代表的安徽版画家,为人民大会堂创造了一批极具艺术表现力的版画作品,象征着新徽派版画的兴盛,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全国美术界一枝独秀的艺术奇葩。 2015年7月,新徽派版画重大题材创作任务以“大美黄山,迎客天下”为主题,开启了新徽派版画有史以来前无古人的巨幅版画创作工程。新一代“版画人”在继承、弘扬、创新徽派版画的浓浓艺术氛围中,集体研究,集中创作。经过长达8个月的艰苦创作,一幅长11米、高2米的巨幅版画作品终于大功告成。这一幅巨幅新作,既表现了新徽派版画浓郁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是“新徽派版画”又一熠熠生辉的代表作。

新徽派版画如果仅仅停留在继承上,就不可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新徽派版画在赖少其、师松龄先生之后迅速进入调整期,安徽省版画家虽然对老一辈新徽派版画的影响力和历史辉煌引以为荣,但自身的创作还需要一个更能展现个性魅力的舞台。最好的继承就是发展。新一代文史人从创新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诠释他们对徽派版画的认识,以更深刻、更成熟的作品呈现他们对新徽派版画的理解。近年来,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组成新徽派版画创作领导小组和创作队伍,制定了《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新徽派版画重大题材创作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计划用两年时间,在继承、创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省内著名版画家,以两岸四地(安徽、台湾、香港、澳门)名胜古迹、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组织创作《九华圣境》《齐云风光》《天柱神韵》《维多利亚鸟瞰》(香港)《大三巴风云》(澳门)《太鲁阁峡谷》(台湾)6幅系列重大题材版画作品。在完成创作的基础上,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将召开一次新徽派版画创作及传承研讨会;力争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的支持下,将6幅作品和已经完成的《大美安徽迎客天下》巨幅版画,以及我省有影响的新徽派版画代表作,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一次新徽派版画作品展。新徽派版画作品,将用独特的版画语言,展示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有机的整体,以此凝聚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为文化强国服务。

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责任与担当,既是时代的命题,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与源泉。
 

 

编辑:贺千舫

投稿邮箱:15255196177@163.com 联系电话:0551-65175218

中安书画网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备案号:皖B2-20080023-21

中安书画网公众号